李齐贤

李齐贤(1288—1367),字仲思,号益斋、栎翁,谥号文忠公。韩国古代“三大诗人”之一。不但是高丽时期卓越的诗人,也是韩国文学史上优秀的词作家,还是韩国古代民歌整理者、翻译家。著作有《益斋乱稿》(10卷)、《栎翁稗说》(4卷)、《益斋长短句》等。 李齐贤的诗文(52篇)

()

主要成就

  他在中国还历游名大川,足迹几遍中华。1317年,他以成均馆祭酒身份奉使峨嵋;1319年,随忠宣王到江南降香游历;忠宣王流放吐蕃,他曾去朵思麻探望慰问,先后到过甘肃、陕西、西、河南、河北、湖南、湖北、四川、西藏、江浙等地,可以说中国是他的第二故乡。1341年,李齐贤54岁时回国。回国后担任8岁忠穆王的老师,并编写忠烈、忠宣、忠肃三朝实录及其他史书。1348年,61岁时再次出使元朝。回国后,被恭愍王拜为右政丞。他提出许多革新建议,但屡遭拒绝,于是心灰意冷,不久便挂冠离职,专门从事著述活动。1367年(相当于中国元代至正二十七年,即高丽恭愍王十六年丁未)去世,享年80岁,谥号文忠公。

人物生平

  出生于高丽忠烈王十四年戊子(1288年),相当于中国元代至元二十五年。当时高丽的首都开城。出身书香门第,其父李瑱是新进士大夫,母亲出自亦有着“三韩甲族”盛誉的月城朴氏,自幼受到良好的文化熏陶,为后来的文学创作奠定了基础。李齐贤为有着“三韩甲族”声誉的庆州李氏益斋公派派祖。

  李齐贤15岁及第丙科;17岁走上仕途,任录事;22岁任职艺文春秋馆;以后五年,先后历任西海道按廉使、进贤馆提学、知密直司、政堂文学、判三司事等官职。27岁之前他已经声名远播、政绩累累。1313年,高丽第26代国王忠宣王让位于太子忠肃王,自己以太尉身份留居元朝首都大都(今北京),构置万卷堂,以书史自娱,感到“京师文学之士,皆天下之选,吾府中未有其人是吾羞也”,因召李齐贤来中国以为侍从。李齐贤1315年来中国,1341年回国,在中国生活了26年。在华期间,他遍交名士,与姚燧、阎复、赵孟頫、元明善、张养浩等过从甚密,以为知己

忆君无日不沾衣,政似春山蜀子规。为是为非人莫问,只应残月晓星知。

()

鹊儿篱际噪花枝,蟢子床头引网丝。余美归来应不远,精神早已报人知。

()

凤不来兮辽东海,高台已荒天未改。当时别舜返昆丘,如何一去三千载。

人间岂无青琅玕,孤栖未必天霜寒。致君尧舜我有术,来仪好向虞廷间,凤兮凤兮今当还。

()

一年唯一日。游人共惜,今宵明月。露洗霜磨,无限金波洋溢。

幸有瑶琴玉笛,更是处、江楼清绝。邀俊逸。登临一醉,将酬佳节。

()

瘦骨千年立,苍根百里盘。横张侧展绿波间。一带玉孱颜。

猎骑何曾顾,渔郎只漫看。诗人强欲状天悭。赢得鬓毛斑。

()

傍石过清浅,穿林上翠微。逢人何更问僧扉。午梵出烟霏。

草露沾芒屦,松花点葛衣。鬓丝禅榻坐忘机。山鸟漫催归。

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