盐角儿·亳社观梅

盐角儿·亳社观梅朗读

开时似雪。谢时似雪。花中奇绝。香非在蕊,香非在萼,骨中香彻。

占溪风,留溪月。堪羞损、山桃如血。直饶更、疏疏淡淡,终有一般情别。

展开阅读全文 ∨

盐角儿·亳社观梅创作背景

  这首词作于宋哲宗绍圣二年,作者从齐州知州贬为毫州通判之际,是一首咏物之作。

  作者通过对梅的色、香、形的描写,赞美的骨中香彻与别有情致。

  上阙写梅的颜色与透骨的清香。“开时似,谢时似中奇绝”三句集中笔墨,用重复叠句而略更数字的方法极写梅颜色的奇绝。突出了梅颜色的与众不同。“香非在蕊,香非在萼,骨中香彻”三句与前三句运用了相同的表现手法,写出了梅与众不同的另一个方面——香,告诉人们,梅的清香不是从蕊散发出来的,也不是从萼散发出来的,而是从骨子里透出来的,突出描写了梅的香彻透骨的特点。与“开时似,谢时似中奇绝”联系起来看,上下两联似对非对,遣词灵动,看似无意,实则工于运笔。

  下阙写以桃作比衬,刻画梅神韵和品格。“占溪,留溪月,堪羞损、桃如血”,运用对比的手法,以衬托梅非凡的神韵。梅非但独占了小溪的轻明月,还将那鲜艳无比的红红的羞怯惭愧得减损了几分颜色,可见梅的气质和神韵的超凡脱俗。“直饶更、疏疏淡淡,终有一般情别”,写梅的另一大特点,纵然枝叶影稀疏,清香淡淡,最终还是别有一番媚俗之所不能与之媲美的超凡情致,枝疏有疏落横斜篱落之韵,香淡有清香淡雅之美,这便是梅高洁的品格

  在这首咏梅词中,词人写的是梅的非凡的神韵和高洁的品格,实际也是自己所向往人格的写照,词人在梅的高洁的品格中寄托了自己的志趣和情操。

晁补之

晁补之(公元1053年—公元1110年),字无咎,号归来子,汉族,济州巨野(今属山东巨野县)人,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。为“苏门四学士”(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、秦观、张耒)之一。曾任吏部员外郎、礼部郎中。 工书画,能诗词,善属文。与张耒并称“晁张”。其散文语言凝练、流畅,风格近柳宗元。诗学陶渊明。其词格调豪爽,语言清秀晓畅,近苏轼。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。著有《鸡肋集》、《晁氏琴趣外篇》等。 ...

晁补之朗读
(0)

猜你喜欢

罗浮采药失佳期,闻道嵩阳锡杖移。珠海含君千里月,秋光长得慰相思。

(0)
林朝崧

敦槃十二会葵邱,酒社诗盟接胜游。最忆鹿江灯节宴,夜深丝竹醉高楼。

(0)

晚云凝,晚烟横,烟草茫茫云树平。杜鹃声,不堪听,别泪暗倾,良宵空月明。

冰蚕丝断琅玕折,湘妃竹死青冥裂。短长亭,几千程。

(0)

梁园无此种,上苑几年移。独抱冰霜骨,休誇粉腻姿。

春风吹蕊蒂,绛雪缀繁枝。写向王孙赠,能深玉叶思。

(0)
区必傅

杖策恣邀游,相从在浚谷。洞口白云生,天际岩如屋。

瀑布挂崖间,飞空作碧玉。长侣江流声,还如烟雾簇。

(0)

夜来大醉别衡阳,今日长吟下楚湘。

翠藻青苹鱼市井,白苹红蓼雁家乡。

(0)